制度在大眾的心里就是一道道禁令,限制自由的枷鎖。制度對于企業(yè)來說又是另一個意思,制度相當于命脈,掌握著生死。一個好的企業(yè)從來不去講人情、做好人,而是一切拿制度去衡量。
給大家說一下我這幾年見證的兩個公司的變化。
來到咱們安全實業(yè)以前,我在一家小公司上班,我的工作崗位是裝車工。前前后后陸續(xù)工作五六年。我當初眷戀這份工作是因為自由,沒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,不受管制。當時的想法也比較單純,我在這里既能掙錢,又隨便,很不錯。我就沉寂在那樣的環(huán)境下五六年,漸漸的公司效益越來越低,我的生活都開始捉襟見肘了,就這樣放棄了那里。
我記憶中的金沙河不能說是小作坊,但也不能說大。前段時間有家人成為了金沙河的一名員工,我有幸去金沙河參觀。我去了以后才明白為什么我以前工作的公司會日益衰敗,它敗在了沒有規(guī)矩,沒有給員工樹立起制度標桿,而是一貫處在只要不出問題就好的僥幸心理。沒有完善的規(guī)章制度,這樣的公司必敗無疑。在金沙河看到的都是明文條例,一切向制度看齊,讓制度去管理人。有功必獎,有過必罰,不做老好人。因為有規(guī)矩它逐漸壯大了。
后來我來到了咱們安全公司,剛來公司的時候領(lǐng)導一再提倡人性化管理,總是說你對人好了人就會好好配合你工作。我想這個人性化在每個崗位、每個員工都享受過。舉個例子,人性化管理:員工進廠沒有工作證,如果給我們保安說兩句好話就進去了。那他以后是不是就會經(jīng)常不拿工作證,他是不是就把出示工作證這一項制度淡忘,潛意識忽視了咱公司有這項制度的存在?
公司實行制度標準化管理以后,員工如果沒拿工作證需要進廠必須經(jīng)過領(lǐng)導同意,某某某今天沒拿工作證給領(lǐng)導打電話了,明天又沒拿又打,后天再不拿還好意思打嗎?這樣也會讓員工知道我去上班必須拿工作證,進廠要出示工作證,這是制度,潛意識的讓自己總是把制度放心里。這就是制度標準化的意義所在。
企業(yè)要發(fā)展就要把人情甩開,讓制度,讓標準說話。只有完善的制度標準化,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。而作為員工,首先要做的就是嚴格執(zhí)行各項制度標準化,讓制度去規(guī)范自己的一言一行,更好的融入到企業(yè)這個大家庭中來,通過自己的改變帶動公司的整體改變。假如我們安全每位員工都能把制度時刻放在心里,我想我們公司將會迎來一個更好的明天!
安全實業(yè) 黃建偉